首页

搜索 繁体

启程1(2 / 3)

这个故事没有了家国天下的荡气回肠,说的是一名善良的女子留在深山教授孩子们习字的故事。这一回已快要进入尾声,刚巧是最高潮的部分,说书人说得声情并茂,台下不乏有姑娘听得泪湿眼眶。

故事的主人公玉兰原是雁国人,念过一些书,也能识文断字,偶然看到码头有招募代笔的布告,便想做几天工补贴家用。没想到,那布告乃是人贩子的诱饵,她跟着去试工没多久,便被卖到了柳国的深山里。

收买她的人家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,除了不让她离开之外样样依着她。玉兰也曾试图逃跑,但最终被老实人的善良打动,她留了下来,还与丈夫一同向里木求得了孩子。

玉兰在深山里开办了学堂,聚集起所有适龄儿童做启蒙教育,帮助了许多大山深处的孩子。她的故事被长大后的孩子带到外面,渐渐成了说书人口中的传奇。

而故事现在正说到,玉兰的父母带着官兵去到村里,想把玉兰带回来。说到冲突激烈之处,只听那说书人学着玉兰父亲的声音道:“玉兰,你为何不跟我们走?”

复又学着女子的声音说:“二十年了,我已经有了孩子,有了家庭,你们现在才找到我又有何用?我走不了了……”

吴一若有所思,台下听众也议论纷纷,只听那说书人一敲梆子学着玉兰丈夫的声音扬声道:“你们不该来!你们生来就在富庶国家,却要来这里夺走我们的女人!”

芙蓉被那梆子声敲得心惊肉跳,蹙眉灌下一口冷茶。

说书人一敲边鼓停下说:“玉兰究竟会不会抛家弃子跟父母离开?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最新一期暖衣阁小报也会刊载大结局——《玉兰》。”

故事戛然而止,引起台下一片不满声。那说书人笑眯眯地走下台,无视身后一片吵闹声。

芙蓉三人随着喧闹的观众走下楼去,刚走上街,就听见报童沿街奔跑叫卖暖衣阁小报。有听众立即掏钱买了一本,随便找了个台阶坐下,当即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。

叫卖者走到芙蓉跟前,芙蓉摆摆手拒绝,却又恋恋不舍地看着报童走远。

相柳看出她的犹豫,正想把人召唤回来,却被芙蓉阻止。相柳问:“你想知道后续,买一本不就行了?”

芙蓉摇摇头:“我不想知道。”

“为何?”

“……玉兰的故事被口耳相传,有人问过她的心情吗?县乡官员、普罗大众把她当道德典范歌颂,她的丈夫、那些村民……”

无论这个故事以何种喜庆的方式大结局,玉兰的一生已注定是悲剧。

芙蓉的声音一点点低了下去,眉头越皱越紧。

相柳虽未言语,面上却有些不以为意。

站在朝廷的角度,玉兰确实造福了一方百姓,歌颂她的奉献与牺牲将极大激励有志之士,推动社会风气向更好方向发展。

芙蓉突然忿忿道:“这是拐卖!因为玉兰教书育人,功在千秋,有人要把她的功绩变成自己的功绩,于是选择性无视了暴行!”

相柳闻言,表情顿时微妙起来,却并未立即反驳芙蓉。

见两人间气氛有些僵硬,吴一插嘴道:“我理解芙蓉。在我家乡,玉兰的悲剧只会发生在女性身上,我从未被人贩子当成猎物凝视,我不懂那种恐惧,所以我不会去指责猎物敏感。芙蓉的情绪来自于朝廷的态度,所有女性都该人人自危。”

相柳一愣。

他从未有过被拐卖的忧虑,故而不能立即看见颂歌背后的暴力,也无法听见赞美之下的求援,芙蓉却不然。芙蓉试图把自己代入到玉兰的生存环境中去,故而不安、不忿、不平。同为男性读者,既然吴一能理解芙蓉试图去理解的东西,那么相柳也应该尝试去看见《玉兰》背后的“玉兰”。

相柳斟酌片刻,略带歉意地对芙蓉说:“我同情玉兰,但你的激愤和不安,我……确实无法感同身受。”

相柳软下态度,三人沉默着走了一段路,气氛稍许缓和下来。芙蓉的心情渐渐平复,她快步走到相柳前面,特意转回身面向他,倒退着跟他一起前行。她认真地说:“我不该把我的坏情绪投射给你。当你承认你无法感同身受时,我便知道你的同情发自内心。”

三人一路往天心书院走,远远能看见书院门楣了,却在大门口遇见几个男女争执,声音一声高过一声。

三人走近看去,一名妇女一手护着一个孩子,另一手拿着一摞纸张,频繁朝对面半大不小的少年脸上扇去,嘴里骂骂咧咧。那少年脸上挨了几下,却也不甘示弱,面上是一副据理力争的表情。围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,声音嘈杂的叽叽喳喳,也不知道是站在哪一边的。

芙蓉打量那少年几眼,似乎是之前兜售《玉兰》增刊的报童。这几人堵在书院门口,吴一伸长脖子去瞧,发现那妇人护宝一样护着的孩子竟是刚来天心书院没多久的学生,他赶忙示意芙蓉和相柳停下脚步。

原来,那妇人认为报童欺骗了她的孩子,给她孩子看了不该看的东西,要求退钱。那报童被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